WK綜合論壇, WK综合论坛

查看:310 回復:2 發表於 2024-1-6 13:06:51
累計簽到:2696 天
連續簽到:1 天
跳轉到指定樓層
楼主
發表於 2020-7-8 10:49:37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
[中外文學] 黃帝內經 靈樞 大惑論 [複製鏈接]

     黃帝問於歧伯曰:余嘗上於清冷之台,中階而顧,匍匐而前,則惑。餘私異之,竊內怪之,獨瞑獨視,安心定氣,久而不解。獨博獨眩,披髮長跪,俛而視之,後久之不已也。卒然自上,何氣使然?
, h3 U: U; G1 b% C, G$ Q   黃帝問岐伯說:我曾步登清冷高台,上到一半地方,回頭下視,而後又伏身盡力攀登,就覺得心神惑亂。我暗自詫異,感到奇怪,於是我就時而閉上眼睛,時而睜眼觀望,想使心神鎮定下來。但是,惑亂之感久久不能消除,時而頭暈,時而目眩。我披散著頭髮,長跪在地,向下俯視,過了很長時間,意亂神迷的感覺仍不停止。而突然之間,這種感覺便自行消失了。是什麼氣造成這種情況的呢?4 x; T' i6 t% C3 D) \) r
- {0 x: \& r7 v: A( c9 q7 _- L
   歧伯對曰: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註於目而為之精。精之窠為眼,骨之精為瞳子,筋之精為黑眼,血之精為絡,其窠氣之精為白眼,肌肉之精為約束,裹擷筋骨血氣之精,而與脈並為系。上屬於腦,後出於項中。故邪中於項,因逢其身之虛,其入深,則隨眼係以入於腦。入於腦則腦轉,腦轉則引目系急。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。邪其精,其精所中不相比也,則精散。精散則視歧,視歧見兩物。目者,五臟六腑之精也,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,神氣之所生也。故神勞則魂魄散,志意亂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,白眼赤脈法於陽也。故陰陽合傳而棈明也。目者,心使也。心者,神之舍也,故神精亂而不轉。卒然見非常處,精神魂魄,散不相得,故曰惑也。
$ e/ {" N1 A, E" {0 d$ [   岐伯回答說:五臟六腑的精氣,都向上輸注於目而形成為睛,睛的窩穴是眼,骨之精形成為瞳子,筋之精形成為黑睛,血之精形成為眼睛的赤絡,氣之精形成為白睛,肌肉之精形成為眼胞,包裹收攏筋、骨、血、氣的精氣而與眼的脈絡合併,形成為目系。目係向上連屬於腦,向後出於項中,所以如有邪氣侵入項部,又遇上身體虛弱,邪氣侵入得深,就會隨目系進入腦中。邪氣入腦,則頭腦暈轉;頭腦暈轉,則牽引目系,使目係緊張;目係緊張,就會兩眼眩暈而有天旋地轉之感。如邪氣傷害了眼部精氣,受到損傷的精氣彼此間不能相互並合、協調,則眼部精氣散亂;眼部精氣散亂,就會造成視歧。所以看東西有重影出現。人的眼睛是五臟六腑的精氣匯合而成,營衛魂魄經常輸注養護於它,它是由神氣生成的。神過於勞累,就會魂魄離散,志亂意迷。瞳子黑睛法於陰,白睛赤脈法於陽,所以陰陽合聚,則目睛明亮,可以視物。眼目是心的使者,心是神的居舍,所以,如果神分精亂不能聚合,又猝然看到異乎尋常的地方,精神魂魄散而不相協調,所以就有迷惑之感。& w4 ~5 Q) v9 ~$ t, ~9 I

; O* l. ~% m' m. [# y   黃帝曰:餘疑其然。餘每之東苑,未曾不惑,去之則復,餘唯獨為東苑勞神乎?何其異也?
7 i: n1 A8 x, t9 E( |   黃帝說:我懷疑實情未必是這樣。我每次去往東苑,步登清泠高台,沒有不產生眩惑之感的時候,離開那裡就恢復正常,難道我單單為東苑這地方勞神嗎?這是多麼奇怪呀!
5 o  N/ y: ?. u4 V! q
' M4 m; f3 M+ a& q( ?) y   歧伯曰:不然也。心有所喜,神有所惡,卒然相惑,則精氣亂,視誤,故惑,神移乃復。是故間者為迷,甚者為惑。
+ r+ C: m- g2 X# L; k! P3 G   岐伯說:不是這樣。心有所喜好,神有所厭惡,喜、惡兩情猝然並行相感,就會使精神紊亂,導致視覺錯誤,因而產生迷惑之感,待精神慾念轉移之後,就又恢復正常。以上所說的現象,輕微的叫做迷,嚴重的叫做惑。$ P1 n2 O5 V7 V5 H* o
9 x0 L7 ]6 V2 w% P6 [. c
   黃帝曰:人之善忘者,何氣使然?
3 O" \% l' q& _: z  l1 W% b   黃帝問:人有患健忘症的,是什麼氣使他這樣的呢?* o5 o- B" }+ ]1 `3 q
7 |7 n1 x) N; {$ P$ N# i+ v
   歧伯曰:上氣不足,下氣有餘,腸胃實而心肺虛。虛則營衛留於下,久之不以時上,故善忘也。, x& k4 }, A3 N  G
    岐伯說:這是由於上部之氣不足,下部之氣有餘,腸胃之氣充實而心肺之氣虛弱。心肺氣虛,營衛之氣就會留滯在下部腸胃的時間較長,不能夠按時向上流注以輸布心肺,所以容易遺忘。+ f* ]8 g  p2 [1 G$ \
, }! a  k* c  |; b
   黃帝曰:人之善飢而嗜食者,何氣使然?" }2 T& j3 a+ o6 n0 Z/ s# n
   黃帝問:有人容易感覺飢餓而又缺乏食慾,不喜進食,是什麼氣使他這樣的呢?
& j( ~# @+ B2 c( t9 _& Q% H
- N* e. R; L6 _9 w* m% Z' r   歧伯曰:精氣並於脾,熱氣留於胃,胃熱則消榖,榖消則善飢。胃氣逆上,則胃脘寒,故不嗜食也。
% X  }6 s$ y) B3 ?- h: f   岐伯說:陰氣並合而聚於脾臟,陽熱之氣留在胃中,胃熱,穀物就消化得快。穀物消化得快,就易覺飢餓;胃氣逆而上行,就會導致胃脘虛寒,所以不喜進食。
& w$ y3 @8 i1 [9 a. v3 r2 s4 M* f& \
' s" v5 _9 S* q. b   黃帝曰:病而得臥者,何氣使然?, ^9 v  b( S- b1 {' }+ N/ ]$ g4 l
   黃帝問:不能安臥入睡的病,是什麼氣造成的呢?
2 J+ }) I6 C& N! K; C! ?, G6 N
; {; \1 S3 i! }9 T/ X: G   歧伯曰:衛氣不得入於陰,常留於陽。留於陽則陽氣滿,陽氣滿則陽蹺盛,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,故目不瞑矣。0 w, q+ ?5 E, `& P% e1 V& T
   岐伯說:是衛氣不能入於陰分,經常留滯於陽分的結果。衛氣留滯於陽分,就會陽氣充滿;陽氣充滿,陽蹻的脈氣就盛實。衛氣不能入於陰分,則陰氣虛,所以不能閉目入睡。+ c3 Y4 ]/ c- V  i- y6 n9 ~

0 G9 K+ J7 M& k# Q* [6 p: l$ E   黃帝曰:病目而不得視者,何氣使然?- K: Q: ^  e+ h6 c) U2 a* m" i
   黃帝問:雙目常閉,不能睜眼看視的病,是什麼氣造成的呢?/ D$ O$ ^6 l( Z4 x
+ E" A% o5 f. n% x& Q
   歧伯曰:衛氣留於陰,不得行於陽,留於陰則陰氣盛,陰氣盛則陰蹺滿,不得入於陽則

4 I9 ~$ ~) B) _. j   岐伯說;是衛氣留滯於陰分,不能入行於陽分所造成的。衛氣留滯於陰分,陰氣就盛實,陰氣盛實,陰蹻的脈氣就充滿。衛氣不能入行於陽分,陽氣就虛弱,所以眼睛閉而不睜。
4 p! ^# H0 Q* l; f( G: v" X4 }5 q7 E7 B2 f& o
   黃帝曰:人之多臥者,何氣使然?

9 e( k" Q& Y! X) v   黃帝問;有人喜歡臥睡,是什麼氣使他這樣的呢?
: }1 G4 H0 F' g0 f- s+ o1 \# x5 P5 x" g
   歧伯曰: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,而分肉不解焉。腸胃大則衛氣留久;皮膚濕則分肉不解,其行遲。夫衛氣者,晝日常行於陽,夜行於陰,故陽氣盡則臥,陰氣盡則寤。故腸胃大,則衛氣行留久;皮膚濕,分肉不解,則行遲。留於陰也久,其氣不清,則欲瞑,故多臥矣。其腸胃小,皮膚滑以緩,分肉解利,衛氣之留於陽也久,故少瞑焉。- f( ~5 c! p1 S5 W
   岐伯說:這種人腸胃偏大,皮膚粗澀,分肉不滑利。腸胃偏大,衛氣停留的時間就長;皮膚粗澀,分肉不滑利,衛氣就運行得緩慢。衛氣白天常運行於陽分,夜間運行於陰分。所以,陽氣已盡,人就想臥睡;陰氣已盡,人就醒來。如果衛氣停留於陰分的時間長,其氣不純淨,人就想閉著眼睛,所以喜歡臥睡。如果腸胃偏小,皮膚滑而弛緩,分肉也滑利,衛氣留在陽分的時間長些,因而想臥睡的時間也就少了。
+ q1 }' E' |/ C! h5 r
3 x0 y) y6 ^6 j   黃帝曰:其非常經也,卒然多臥者,何氣使然?
+ c& F  Z$ }# \   黃帝問:有人並不是經常好睡,而是突然之間變得好睡了,是什麼氣使他這樣的呢?
& N5 M# e& O  J1 K6 B1 g; V( L" g; _5 z/ D$ N  k. v7 W
   歧伯曰:邪氣留於上焦,上焦閉而不通,已食若飲湯,衛氣久留於陰而不行,故卒然多臥焉。
# U- m' U. K! F4 ~8 D2 f   岐伯說:這是由於邪氣留滯於上焦,使上焦之氣閉塞不通,以及吃得過飽,或是飲湯水過多,都會使衛氣久留於陰分而不能暢行達於陽分;所以會突然之間使人喜睡起來。
$ R6 |; a8 }- A6 J/ i
. W2 }9 N) q* c4 p4 \   黃帝曰:善。治此諸邪,奈何?
0 V$ s2 h/ F9 C' O6 O   黃帝說:講得好。應如何治療上述諸病邪呢?
4 J$ t' r  w5 O" M/ _; t. ~/ b! @* y: @
1 P" s$ d1 \, L3 O6 [- k   歧伯曰:先其臟腑,誅其小過,後調其氣,盛者瀉之,虛者補之,必先明知其形誌之苦樂,定乃取之。
1 c& H) w$ _3 J' t# F   岐伯說:先診視患者臟腑,治除那些輕微的邪氣,然後再調理營衛之氣。邪氣盛的用瀉法,正氣虛的用補法。一定要先了解形體與心志的或苦或樂,還須候察四時八節的風氣,待風氣靜定,方可取穴刺治。

/ G9 z: @9 u, g" ^- W
收藏收藏 贊贊(0)
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,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︰1宣傳
桃妖视频站,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
累計簽到:29 天
連續簽到:1 天
沙发
發表於 2024-1-2 11:44:41 | 只看該作者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這個我收藏了!謝謝分享!WK的資源越來越豐富,這少不了大大的辛勞!
累計簽到:29 天
連續簽到:1 天
板凳
發表於 2024-1-6 13:06:51 | 只看該作者
VIP精品區,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,輕松賺金幣
加入VIP,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,超級棒
這個我收藏了!謝謝分享!WK的資源越來越豐富,這少不了大大的辛勞!

回復樓主 親!! 現在是淩晨!妳失眠啦?餓啦?通宵加班?還是想WK啦?

 分享同時學會感恩,一句感謝的話語,就是最大的支持!  歡迎交流討論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c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,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、立場及版權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 由於本論壇受到「即時上載言論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,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「真實性、立場及版權」等問題,請聯絡我們:[email protected]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(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)| SiteMap[網站地圖]

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